砥砺前行,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北京理工大学“七一”特别报道

【编者按】近日,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表彰了北京高校“两优一先”获奖集体和个人。我校4名党员获评优秀共产党员,1名党务干部获评优秀党务工作者,3个基层党组织获评先进集体。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党委宣传部对我校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宣传报道,旨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进一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学校事业发展,矢志一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砥砺前行,以优异成绩向建校八十周年和第十五次党代会献礼!

 

  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十分重要,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

  ——习近平

  在北京理工大学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着对党的忠诚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坚守三尺讲台,潜心培育英才;他们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勇攀科学高峰,书写科技报国精彩篇章;他们数十年如一日,锐意进取、砥砺前行;他们用坚定行动和默默坚守,诠释着铮铮誓言。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在学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征程中,一名名党员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一个个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奋发有为,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走进这个光辉的群体。

“战斗堡垒”托举强国梦想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我们在工作中要注重知行合一。学院党委开展‘三三三’红色学习,就是要让大家加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要让大家学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指导工作、推进工作。”机电学院党委书记王亚斌在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上讲道。

  近年来,机电学院党委着力构建“三三三”红色学习机制,大力深化“学院-系所-个人”三级联动,坚持“集体研学与个人自学、领学听课与讨论交流、传统手段与新媒体运用”三结合,打造了“重点明、层次清、覆盖全”的党建学习体系;建立了“两个三比”工作机制,引导教师党员“比师德、比育人、比成果”,学生党员“比理想、比学习、比成才”;以政治把关、教育引导、组织带动的“三驾马车”,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牢牢把住红色引领“定盘星”,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奋斗的方向!”机电学院院长陈鹏万经常和师生们这样分享。2020年新春佳节,阖家团圆,智能机器人研究所党支部的师生们却在紧张忙碌着。疫情就是战斗的命令!党支部的师生们夜以继日,全力投入科技抗疫,在最短时间内研发出了超能防疫机器人,驰援抗“疫”一线。近年来,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党的引领作用,从党和国家的需要出发,立足专业特色,勇当兵器学科发展“排头兵”,在学科评估、服务70周年国庆、服务北京奥运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工作中,书写了一张张为国奋斗的精彩答卷。

  “我们代表湖北省潜江市城南居委会3241户9742位居民对贵校李卓恒的无私奉献精神表示由衷地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4月初,一封来自湖北省潜江市的感谢信带着湖北人民的问候抵达机电学院。今年上半年,共有20多名机电学子面对疫情勇敢逆行,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力量源于机电学院党委对学生一贯的思想政治教育。机电学院党委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探索建立一体化育人体系,有力构建了“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建立了“五维”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与企业合作开创了“党学产研共融”红色育人新局面。“红色基因薪火相传”,60多年来,一代代党员投身科技报国事业,以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人和践行者。

  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大力传承红色基因,一切为了党和国家的需要,团结带领全院师生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创造辉煌。

将堡垒建在国家战略上的“高能支部”

  “在支部的培养和老党员的感召下,我和另一位优秀青年教师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正努力向党组织靠近。党支部的奋斗激情点燃了我前进的动力。”青年教师李霄羽说道。在材料学院,有这样一个党支部,他们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坚持创新,将“三会一课”开展的有说服力和感召力;注重队伍建设,激励党员奋发有为、科技报国;努力“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前沿科技产品上”……这就是北理工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系党支部,因为支部师生的研究方向大都是高能物质,所以也被师生亲切称为“高能支部”。

  “从我国固体推进剂和高分子科学领域著名专家谭惠民,到‘高能教授’庞思平,支部老一辈党员的报国情怀使我们深受感动。我们也要将家国情怀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中,使学生树立为祖国建设、为国家发展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北京市科技新星、青年教师党员陈煜这样讲道。为了做出中国人自己的止血材料,陈煜带领由学生组成的“藿然而愈”团队连续6年8次赴京津冀粤等地考察实践,与企业座谈30余次,终于研发出了高效抗菌止血材料。近年来,党支部认真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发挥组织育人作用,已经为国家重点行业培养了大批领军领导人才。

  支部党员庞思平带领团队成员埋头苦干,成功实现国内首次大批量制备某新型含能材料;支部党员杨荣杰在某国家重要项目研究中,克服了海上晕船、暴晒等困难,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党支部围绕国家使命,展现出“高能效应”,将高科技成果应用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代代“高能”人奋力拼搏,厚积薄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年来,支部党员共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多名党员获得市级优秀共产党员、首都劳动奖章等表彰。

  高能党支部几代党员,用耕耘和汗水践行着北理工人的使命,传递着对材料学科的初心与坚守。未来,党支部将继续发挥“高能”作用,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践行蜡烛精神,在教学一线建功立业

  在北理工,提及“大物”,同学们总会这样分享自己的感受:“理论讲解深入浅出,实验演示生动直观,案例阐释丰富生动……”物理学院大学物理教学与实验中心承担了全校每年3000多名学生的“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两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任务,每一节精彩课堂的背后,都离不开团队教师为培养一流人才的忘我奋斗。

  “大学物理的深度与广度极大拓展,涵盖内容更加全面和精确。同学们经常感觉大学物理‘似曾相识’却又‘雾里看花’。如何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快速进入大学物理的世界?”这是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带头人、已从教近30年的北京市教学名师胡海云教授和她的团队多年孜孜以求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带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她带领团队在教学实践中凝练出了“三求”的教学理念,即求实、求活、求变。他们用多年的教学积淀,点亮每一节精彩课堂。

  2019年北理工《大学物理》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在线课程,得到广泛认可。截至目前,每个模块在线选课人数累计平均达到6万余人次,涉及高校400余所。成绩的背后,是党支部带领团队与时俱进,精准把握教学发展方向;是以党支部3名教师党员为核心的团队夜以继日的高强度奋战;更是党支部对学生高度负责和干事创业的精神写照。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党支部第一时间提出“在线教学,支持抗‘疫’”,借助高质量慕课,确保了疫情期间全校大学物理课程的顺利开展,切实做到了教学质量有保证、学习效果不打折。

  精心耕耘换来百花飘香。党支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举办“博约成长沙龙”特色活动,创建“创新创业梦工厂”育人平台,通过纵横联合共建,不断丰富育人理念和方法,实现1+1>2的育人效果。近年来,党支部获评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指导学生获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7项,省部级奖项37项,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16篇,核心期刊文章30篇。

  “立德、担当、爱岗、奋斗”,大学物理教学与实验中心党支部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在教学一线辛勤耕耘、奋斗不辍……

“把工作推进扎实,晚上我才能睡得踏实”

  “我来落实”“我了解一下情况”“我尽快给您答复”……这是信息与电子学院党委书记薛正辉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有困难找薛书记”是全院师生的共识。“能够及时解决师生最棘手的困难,能够把工作推进得再扎实一些,晚上我才能睡得踏实一点”,薛正辉说道。

  “早上好,请做一下登记,测一下体温。”在疫情防控楼宇值守的第一天,薛正辉带头值守在4号教学楼一层大厅。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他第一时间组织成立学院抗击疫情工作小组,保证党委工作、教学科研工作、学生工作稳步推进;及时传达党和国家关于抗击疫情的政策精神,坚持师生理论学习不断线;通过网络宣传、电话交流、线上互动等方式坚定师生战胜疫情的信心,疏导师生焦虑情绪,将党组织的温暖及时送到师生身边。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薛正辉始终坚守在学院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面向学校‘双一流’建设,我们基层党委要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服务学校事业发展。”这是薛正辉坚定且充满自信的表达。自担任学院党委书记以来,薛正辉始终坚持抓好党建工作的制度创新和形式创新,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把“严”与“实”结合在一起,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党委工作的各个环节,激发党建工作活力。他说:“党建工作就是要常做常新,就是要实实在在, 要让老师们有归属感和幸福感。”

  聘请党员院士、教授78人担任党建导师,年均指导党支部约300个,开展理论指导活动100余次。这一串数字背后,是薛正辉认真抓好学院党建工作的辛苦付出。为了加强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共建交流,提高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他不断创新党建导师制工作,该项工作获评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优秀项目,并被《光明日报》专题报道。

  作为学院党委书记,他始终注重发挥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做好学院发展的“导航员”;他总是走在党建工作创新的前列,勇当党建工作的“排头兵”;他着力带领学院领导班子攻坚克难,解决师生关心的实事,是师生群众的“知心人”;他党务行政教学科研“四合一”,样样追求卓越,他是忘我工作的“永动机”。

  他就像一颗坚硬的螺丝钉,扎根在学校和学院需要的每一个地方,默默奉献,执着追求……

“打硬仗,打胜仗”,用先进技术书写强国使命

  在70周年国庆阅兵场上,某型特种车辆在社会各界人士注目下的隆隆驶过天安门。短短20秒光荣受阅的背后,是他和团队十年砥砺前行付出的辛劳汗水,是一名科技工作者“打硬仗,打胜仗”,用先进技术书写强国使命的行动证明。他叫崔涛,是机械与车辆学院发动机研究团队的一名青年教师党员。

  “动力装置必须稳如磐石,质量细节要求分毫不差、性能与阅兵行进要做到严丝合缝,所有环节必须万无一失!”在首都教育系统服务保障国庆活动宣讲会上,崔涛娓娓讲述了自己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保障国庆盛典的艰辛历程。为完成某特种车辆现场技术保障任务,他以“极度苛刻”的自我要求,积极严谨的态度和极高的科研攻关能力与团队一道攻坚克难,破解技术难题,用他的忠诚、可靠和担当保障了国家盛典的顺利进行。

  “哪里最冷、哪里最热、哪里海拔高,我们就必须在哪里做试验。车辆在哪儿,人就得跟到哪儿。”在研究某特种车辆的十年间,他三进热区,四上高原,徒手工作在零下40℃的寒区,颠簸在地表温度近50℃的热区,抢修发动机在4600米海拔的高原地区……他凭借惊人的意志力,克服科研道路上的重重困境;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诠释着北理工人肩负国家使命的崇高理想。

  身为人师,崔涛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在课堂上,他把抽象枯燥的技术原理讲得生动具体;课堂下,他以身示范,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指导学生们,诠释了“师者仁心”的内涵。

  正己身,方施教。崔涛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用实干、担当诠释报国情怀,在科研育人的道路上与强国发展同频共振。

“我们必须得拿出真本事,打赢这场硬仗!”

  2019年10月1日,在国庆70周年盛典圆满结束之际,著名导演张艺谋揭秘了国庆联欢的幕后故事,“北理工科技立功!”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各大媒体聚焦。作为“科技立功”的幕后英雄,计算机学院丁刚毅教授和他的仿真团队再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作为指挥部专家,丁刚毅全面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庆祝活动”的创意设计工作,并带领团队承担了游行、晚会、观礼人员服务、电视转播和集结疏散等多项关键任务。“建数字表演专业,就是为了报效党和国家,我们必须得拿出真本事,打赢这场硬仗!”丁刚毅的这句话,成为北理工数字仿真团队时刻牢记的战斗号令。

  针对国庆70周年的游行活动,丁刚毅组织上百人团队日夜不停,经过277天艰苦工作,通宵工作超过100天,完成了27个版本仿真系统开发,在10万余高精度建模基础上,按照序幕、主体、尾声三个部分进行了系统开发与交互验证,对群众游行活动进行了全要素、全方位、全流程的三维仿真模拟,实现了自由生动的策划创意,为国庆游行活动策划、组织和现场指挥提供了高效、准确、完整的技术支撑。

  作为计算机学院的党委书记,丁刚毅十分重视在学院内部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注重强化基层党支部的先锋堡垒作用。他定期与新发展党员开展座谈,了解新党员的思想动态,关心新党员的学习成长。创新组织策划“我来讲,我来听”学生党课评比大赛、“真辩明红趴馆”交互式党课模式、“五微一体”线上党建平台等党建特色项目,提升学院党建工作活力,助力青年党员成长成才。

  丁刚毅,用爱国主义情怀凝聚起仿真团队矢志报国的强大力量,用科技力量展现着数字媒体技术为国家服务的步履铿锵。

“用自己所学所长去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一个做学术研究的人不能总想着自己眼前的学术成果,而要把社会公众的利益始终放在心里,要有意识地用自己所学所长去回馈社会、报效祖国。”这是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贾晓明对学生的教诲,她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要相信,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是贾晓明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她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理想信念,感染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国家大灾大难、社会难点痛点面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贾晓明拥有大爱之心,始终与祖国同频共振。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肆虐。1月23日,贾晓明牵头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和一线人员迅速集结,开展研讨;1月25日,迅速组织召开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常务委员会,制定了疫情期间心理援助的各项措施和行动;1月26日、1月28日、1月31日……4月24日……疫情发生后的每一天,贾晓明都没有停止过工作的脚步。作为国内心理咨询领域的著名学者,她迎难而上、带头出击,带领心理学及心理咨询行业为全国抗击疫情心理健康咨询工作搭建规范、提供指导。她心系百姓、博施济众,得到《人民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学习强国等多家权威媒体的关注与报道。

  “她是学识广博、指点迷津的‘贾老师’,更是温文尔雅、平易近人的‘贾女神’。”这是学生对贾晓明的评价。在3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她始终坚持德行与学识并重,用言传身教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提供引导与示范。 她先后讲授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心理健康》等公开课及多门专业课程,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录制的课程《心理学与生活——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热点问题》获评教育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虽兼任多个社会职务,贾晓明依旧坚持为本科生上课,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实习,建设心理与社会工作实验室,开办大学生心理热线。以学生成长为首位,以教书育人为首任,贾晓明坚守着一名人民教师最重要的责任。

  她是共产党员、是人民教师、是心理学者,她在平凡中造就不凡的事迹,贾晓明用大爱无疆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使命与担当。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第一职责和崇高使命”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第一职责和崇高使命,我不仅要给学生们教授知识,更要结合国家发展需求,帮助学生打开专业之门,激发他们参与科研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时代责任感!” 一直以来,光电学院教授邱丽蓉就是带着这样的理念,不断精炼课程教授内容,让课堂教学和育人工作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在本科生课程教学中,邱丽荣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她开放科研实验室,鼓励学生提前了解和参与科研项目,通过实际运用,加深学生的理解,让教学不再拘泥于枯燥的理论知识,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在研究生教学中,邱丽荣以提升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重点,采用“模块化”“研讨型”教学方式,注重将国内外相关领域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引入课堂,带领学生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创新想法,她把育德融于教学,坚定学生科技报国志向。

  她关心关爱每一名学生,教学科研之余,她常常和同学们谈心,帮助学生解除学业、生活、人生规划等方面的困惑,引导他们树立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在邱丽荣的悉心培养下,多名博士研究生荣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优秀博士论文奖。

  “要把研究成果用在国家急需的尖端精密仪器装备上”,这是邱丽荣秉承的目标和追求。她多年如一日为国家重点行业的科技创新刻苦钻研和攻关,全身心地忘我工作,即使怀孕期间,仍坚持在科研一线,甚至临产前还在实验室,不等到月子结束,就匆匆返回科研岗位。正是带着这样的拼搏精神,邱丽荣和同事们攻克了国家重点行业多年未能解决的科研难题,团队研究成果获得了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她本人也获得了北京市青年科技奖等多个奖项。

  作为一名教师,她坚守初心,立德树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她矢志报国、勇攀高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信念坚定,践行使命。未来,邱丽荣将继续砥砺前行,建功新时代!

 

Baidu
map